close
這是這學期美國文學這門課中,我選讀的一本書,也寫下了心得,跟大家一起分享!





「麥田捕手」這本書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所寫,記得在讀「大亨小傳」的時候,有討論到以第一人稱的作品,有著讓人跟在故事中的主人翁旁邊,去觀賞他週遭所發生的事情,透過文字一起跟主角感同身受。而當自己在讀這本書的時候,其實常常會跳脫出來成為第三者,來看看荷頓跟週遭的人事物所發生的事情,有時隨著荷頓這愛講髒話的小孩來罵罵這是社會,有時又弄不清這小子到底在搞什麼鬼。



故事從荷頓知道自己被開除了,離開學校逃家的過程,發生的許多事情。就先從荷頓說起,這個憤世嫉俗的男孩,非常有自己的主見與看法,常常對於身旁的所謂大人們,他們的虛偽、做作,感到噁心、不屑一顧、不滿,但是,自己卻在將來不得不踏入這樣的社會,他在這之間感到徬徨、掙扎,而這些都反映到他的情緒、行為…等等,因為,他有時候也不經意的表現成他討厭的那種人,譬如說在火車上遇到同學的母親,他不只假報舍監的名字,而且他非常討厭那位同學,但是在他母親面前,也是說說他的好話,在這同時他有未他自己所做的行為感到懊惱,有許多次這樣的經驗,荷頓一直在自己理想與行為的矛盾中遊走。



這似乎是為什麼看這本書的人心有戚戚焉的感覺,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分的出什麼是虛偽、什麼是真實,但是在自己的行為上,不知不覺表現做表面功夫的感覺,也許是這個社會的影響,也許是自己在批判的同時也妥協了這樣的行為。



荷頓不單單只是對於這社會批判,其實在書中也透露出,他是個寂寞的人。從他在夜總會對三個他認為醜的女人提出邀請,召妓卻什麼也沒做,最後還被劫財,主動找麗莎出來,卻又說一些話來氣走她,這些種種只說明了,其實荷頓是個寂寞的人,或許疲於這複雜的社會,感到痛苦,加上其實荷頓是個沒有自信的人,他只想找人說說話、陪陪他,誰都好,只要暫時忘卻如何面對被開除、如何面對這社會的煩惱。



從這個觀點來看,荷頓這個不只是單只是對社會的批判,他的內心中也有多愁善感、柔弱需要別人的一面,在這我不禁佩服沙林傑在這個角色塑造上的細膩,使得這個角色更加立體多面且豐富,讓人對於荷頓這角色,不但對於他的好批評的感覺,不會感到厭惡,還會想要安慰這小男孩呢!



不過,在看書的同時,有時候會有一點感覺,就是荷頓這小子,因為家庭經濟狀況不錯,有個健全的家庭,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挫折、失敗,還算順利,因此在他的價值觀當中,有些是我覺得不是那麼認同的,就像他對於箱子的觀念,「我討厭人家提著便宜的手提箱」、「只要人家拿著便宜的箱子,而我只要看一眼那些箱子聯貸就會討眼那些人」,他討厭別人廉價的皮箱跟他放在一起,覺得真皮有質感的箱子才是好的,對於這樣的價值觀,從一個箱子去判斷一個人,對我來說是很不能認同的。



荷頓還有一個可愛的地方,就是他對於家庭的注重,尤其每當他想起已死去的弟弟的哀傷與心疼,那早熟聰明的妹妹菲碧的快樂與憐惜,那已功成名就哥哥D.B的崇拜與不屑,以及那他又怕又敬愛的父母。雖然荷頓是個憤世嫉俗的人,但是回歸到家庭他還是個人家的哥哥、弟弟、父母頭痛的小孩,他還是愛他的家庭的。



尤其這本書,我最喜歡的就是描寫到荷頓與妹妹的互動,年僅10歲的小老太婆教訓比自己大的哥哥,對於妹妹的教訓,做哥哥的並不生氣,還很樂在其中,尤其想看妹妹是他回家的原動力,這份親情,讓我覺得很感動,這或許也是沙林傑先生,想要表達家庭的重要性,或許外在的一切是那麼令人覺得不堪,但是家庭才是自己最後的避風港。



還有他對珍的情感,跟他的室友比較起來,一直都是很單純而專一的,也難怪當他聽到史區德勒特要跟珍出去約會,反應這麼大,這麼的焦慮不安,深怕他心目中最棒的女孩受到他壞室友的欺負。直到後來,他在逃家過程中,遇到許多不盡如意的事情,他的心目中還是掛念著珍,雖然,荷噸的腦袋中,常常會想和其他的女孩在一起「胡搞」的想法或是畫面,青少年時期的男生,總是難免有這樣的幻想,但是他最喜歡的還那個愛下棋的珍。



不過,這樣的一個男孩,雖然年紀不大,他得心中還是有一個他理想中的烏托幫,「我一直在想像著有許多小孩子在一片偌大的麥田裡玩著種種遊戲。有上千的小孩子,同時又沒有人在旁邊---我是指除了我以外沒有大人。而且我還是站在一個危崖的邊上,我所要做的是,我得抓住每一個跑向這危崖邊去的小孩子,我是說如果他們不知道這是懸崖而跑了過來的話,我就從一個地方出來抓住他們。這就是我成天想做的工作,我只是想做一個麥天裡面的捕捉者而已。」這是荷頓對自己的期許與希望。雖然他對於這個社會不滿,但是他並不是以逃避心情面對,或是就讓他這樣爛下去這樣消極的態度面對,而是有要去改變這樣的社會的理想。

在看到的資料當中,這本書在美國曾因受到許多書評負面的批評而被列為禁書,我想因為書中有許多負面的字眼和情緒,



看完這本書,覺得在人的心裡,都有藏著一把嚴厲的尺,外在表現的有禮貌、親和,但是內在正再替一個人打分數,做評斷,殊不知自己也可能成為那種你最討厭的人,其實自己也是,每當回頭看看自己的時候,總是擔心是否行事過於表面話,對於真心話或是真正的感覺很少說出口,但是又想要以和為貴,不想要有太多事端或是爭吵出現,內心也會產生掙扎,就像當荷頓在火車上對同學母親說完那些話之後罪惡感的感覺,要如何找到哪個平衡點呢?到目前為止,自己還在尋找當中……



在課堂當中,老師曾經和我們討論到關於旋轉木馬和博物館的意像,在之前我只寫了關於旋轉木馬的,看完書後,發現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描寫博物館內的裝置,以及展出了些什麼有趣的東西,還有他是多麼的想要跟菲碧分享這一切。從這當中想到博物館和旋轉木馬的相關處,這都是荷頓跟妹妹情感的連結,這讓我想到為什麼作者要這麼強調這個部分呢?我想除了表達出他們兄妹之間的感情之外,以及荷頓對於人與人之間得相處,就應該要像他與妹妹相處一般單純、無利害關係,這是他渴望的人際關係相處模式吧!和妹妹相處,是他唯一可以放鬆心情,表達真實的自我情感,不需要武裝自己的時刻!



因此,這也是荷頓這個角色讓我不那麼討厭的原因,對於他有時候的一些無理行為感到不可理喻,但那純真溫柔孩子氣的一面也讓我感到可愛溫暖,他不可理喻的行為背後,其實是隱藏的他內心的不安與孤獨,就算如此他還是有著一顆熱情的心,例如關心中央公園的鴨子跑到哪裡去,捐錢給修女…等等。



而作者沙林傑,看到的資料上說他寫「麥田捕手」這本書是在他32歲的時候,這讓我很驚訝,因為書中的用語非常的年輕且口語化 (當然,因為翻譯的關係,覺得也些地方很不順),尤其他又是以第一稱的方式描寫,對於這,十六歲的少年的心境描寫的很徹底、真實、細膩。



因為看了文章,讓我回想起自己國中那段憤世嫉俗的時候,對於看不慣的事情都會表達出來,自以為有正義感,最後還被學校的小混混盯上,被老師認為是乖小孩的我,有一段時間常被找到訓導處,不過當然最後還是和平的解決了。不過那段時期,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不後悔做過那些事情,甚至覺得感慨,因為現在的自己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有正義感,漸漸對於週遭發生的事情冷漠以對,感覺不再像以前一樣熱情,有時候回頭看看現在的自己都會嚇了一跳,怎麼會變成這樣,到底是什麼改變了自己呢?時間、歲月、社會…還是…。想想故事中荷頓,會不會在10年後回頭看看自己,也會像我有一樣的感覺呢?



看這本同時,我也正在看另外一本黛洛維夫人的書,他們描寫的手法不盡相同,但是某些模式我覺得還蠻類似的。黛洛維夫人是吳爾芙意識流的書,敘述完全跟隨著他腦中所想到的進行,超越了時間和空間,有時可以對於現在週遭發生的事情抒發感受,有時又回到過去想當年的決定如何如何…等等,而「麥田捕手」也有像這樣類似的手法,有時對當下朋友感到不滿或失望,有時又回到以前跟弟弟、妹妹相處的時光,書本故事的進行完全跟著荷頓腦袋想的進行,所以讓我對於這兩本書的敘述手法覺得有相關性。



沙林傑之於荷頓,看書過程中,一直覺得沙林傑會是希望自己的故事中的荷頓,他將自己的心情投設在荷頓身上,懷念過去的時光,就像故事最後寫到的:「說真的,我也不知道該怎樣看待這個故事。我真不該告訴那麼多人。我只知道,我好像有點懷念每一個我所談過的人,甚至就像史區德勒特和艾立克,我不過試舉個例子,我想我甚至也想念毛里斯那個渾球了。那真有意思,不要告訴任何人任何事情,如果你那麼做的話,你就開始想念每一個人了。」沙林傑回想到過去,我也回想到過去,不曉得其他人是否也回想到自己,回想的感覺就是…酸酸、甜甜又帶點苦澀,不過感慨還是大過於快樂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