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《三月的讀書會》

時間:03/18 (六) 下午
討論書目:臺北人
作者:白先勇




剝了兩個月的玫瑰花瓣後
大伙一致決定要來點輕鬆的,不要有文化背景的阻礙
不要有層層的迷宮關卡
挑了這本白先勇先生的臺北人,但讀起來心情上並不是那麼輕鬆

白先勇先生簡介(來源公視網站)
他雖然是「外省人」,但他的創作見證了臺灣近代的一段歷史。
他的父親是近代史上頂頂有名的白崇禧大將軍。
他是官宦子弟、貴族。原籍南京,1937年夏天,出生於廣西桂林。

八歲的一場肺癆大病,讓他過早體驗到人在世界中的孤獨與寂寞,奠定一個作為文學家的思想基礎。
青少年時期,經過中國近代最動亂的時代,隨父親先後飄泊在重慶、上海、南京…等地,
一下子上海話、一下子廣東話,讓他產生了一種人生幻滅無常的感覺。

民國三十九年,他來到臺灣進入建中就讀,父親失勢,家族衰微,以及其情感的獨特性,
一步步豐富、複雜、深化他的文學心靈。

直到民國四十六年,他考上台大外文系,遇見了夏濟安教授,從此確立文學的生命。
他的第一篇作品『金大奶奶』發表於夏濟安教授主編的「文學雜誌」。
之後,與同學歐陽子、陳若曦、王文興創辦「現代文學」,陸續發表『玉卿嫂』、『黑虹』、『小陽春』… 

民國五十二年冬,赴美留學,開始他一系列反映台灣留學生生活的小說,如『芝加哥之死』…總篇目為「紐約客」。民國五十四年春,發表『台北人』首篇『永遠的尹雪豔』,此後五年,陸續發表『一把青』、『遊園驚夢』、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』…等代表作品。

白先勇三個創作階段,大學時期是青澀的寓言式幻想。
「紐約客」反映比較廣闊的社會現實生活。
最成熟的「台北人」則是他追求蒼涼感、歷史感、無常感的美學觀點的最高境界。

他寫三十八年以後,從大陸流亡到臺灣,上流社會人物的腐朽、墮落以及愴然失望的心情,
是一曲舊制度沒落與死亡的挽歌,同時也反應台灣近代的命運。

他儼然是落拓的王公貴族。至今未婚,常住美國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oma 的頭像
    noma

    NoMadic Group

    no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