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7月讀書會--------------人物

於是,讓我們承認吧,這種永劫回歸觀隱含有一種視角,它使我們所知的事物看起來是另一回事,看起來失去了事物瞬時性所帶來的緩解環境,而這種緩解環境能使我們難於定論。我們怎麽能去譴責那些轉瞬即逝的事物呢?昭示洞察它們的太陽沈落了,人們只能憑借回想的依稀微光來辯釋一切,包括斷頭台。
不久前,我察覺自己體驗了一種極其難以置信的感覺。我翻閱一本關於希特勒的書,被他的一些照片所觸動,從而想起了自己的童年。我成長在戰爭中,好幾位親人死于希特勒的集中營;我生命中這一段失落的時光已不復回歸了。但比較於我對這一段時光的回憶,他們的死算是怎麽回事呢?
對希特勒的仇恨終于淡薄消解,這暴露了一個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墮落。這個世界賴以立足的基本點,是回歸的不存在。因為在這個世界裏,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,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許了。
何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?
由於尼采的
每個角色都有一份感覺
一段文字的描述
扥瑪斯--
所有從拉丁文派生出來的語言裏,“同情”一詞,都是由一個意為“共同”的前綴(Com)和一個意為“苦難”的詞根(pasSio)結合組成(共——苦)。而在其他語言中,象捷文、波蘭文、德文與瑞典文中,這個詞是由一個相類似的前綴和一個意為“感情”的詞根組合而成(同——感)。比如捷文,son—cit;波蘭文,wSp'ox—Czucies德文,mit—gefUhI;瑞典文,med。
從拉丁文派生的“同情(共——苦)”一詞的意思是,我們不能看到別人受難而無動於衷;或者我們要給那些受難的人以安慰。另一個近似的詞是“可憐”(法文,pitiez義大利文,等等),意味著對受苦難者的一種恩賜態度。“可憐一個女人”,意味著我們比她優越,所以我們要降低自己的身分俯就於她。這就是為什麽“同情(共——苦)”這個詞總是引起懷疑,它表明其對像是低一等的人,這是一種與愛情不甚相干的二流感情。出於這種同情去愛一個人,意昧著不是真正的愛。
而在那些同詞根“感情”而非“苦難”組成“同情”一詞的語言中,這個詞也有近似的用法,但很難說這詞表明一種壞或低一級的感情。詞源學給這個詞暗示了另一種解釋,給了它更廣泛的含義:有同情心(同——感),意思就是不僅僅能與苦難的人生活在一起,還要去體會他的任何情感——歡樂,焦急,幸福,痛楚。於是乎這種同情表明了一種最強烈的感情想象力和心靈感應力,在感情的等級上,它至高無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o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